1月20日,全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在各地陆续启动,四川成为率先实施的省份之一。启动首日,消费者个人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的交易记录屡创新高,国补专用POS机网络一度被挤到中断。两日后传来消息:仅两日,上述三类数码产品在四川卖出了7.8万部的火爆业绩。
无论是数码产品,还是家电家居、汽车,消费者高涨的热情从去年一直延续至今。数据将这种热情“量化”: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260.2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四川社消零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在一揽子政策措施助推下,持续推动2024年四川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消费品以旧换新正是表现之一。”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作用?
“两重”“两新”是去年四川聚焦的重点领域。还是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例:去年5月,《四川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6月,四川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8月,《关于进一步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按照升级后的政策,没有旧家电也可享受补贴,补贴幅度从产品售价的10%提升至最高20%;9月,新增线上购买渠道和支付环节立减模式,消费体验更顺畅……
从补贴品类、补贴力度和补贴方式等各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政策精准直达性,让以旧换新政策最大程度发挥出作用。去年四川家电以旧换新624.5万件,跑出了全国第2位的“加速度”;汽车以旧换新29.3万台,列全国第7。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761亿元,综合拉动比达到1:8.8……
推动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的同时,商家、企业和政府各方也乐见其成。比如,参与以旧换新的企业中,有2374家实现“个转企”、有502家“达限升规”。具体到企业,比如长虹销售额全年同比增长30%、前锋实现扭负为正、全友同比增长21%……政策“拉力”下,有效推动了市场主体提能级上台阶,关联产业向好发展。
“四川是全国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代表省份。”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数据说明一切:2024年,四川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占据半壁江山,占GDP的比重达到5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5%。
大规模设备更新,同样催生行业产业加快升级。来自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统计显示,去年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15.5%,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利用设备更改和技术改造,一大批工业项目向着数智化、绿色低碳化加速转型。
面对下行压力加大和经济走势前高中低的态势,过去一年四川因应施策、主动作为,加力落实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接续出台稳增长“18条”“16条”,以及“1+3”财政金融互动等系列政策,推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支持政策及配套操作指引,启动实施“消费+”行动,出台提振文旅市场释放消费潜力专项方案等,推动各领域健康发展。
就在几天前,四川“两新”政策率先传来好消息:目前四川在库工业项目计划投资超万亿元,将会持续刺激关联的设备、材料等供给端企业扩大生产、优化供给,四川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潜力巨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将加力扩围,更加注重“拉动效应、贸产融合、惠民为民、提振预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舒心消费,使内需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