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动态 商会机构 商会党建 会员服务 商务信息 互动交流 加入商会
您现在的微位置:  首页 >> 自由贸易港 >> 海南概况
自由贸易港 海南概况 海南新闻 自贸港政策 招商项目 最新资讯
  • 四川省开启“工业投资提升年”行...
  • 2024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
  •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开...
  • 搭建友谊、合作、共赢之桥 “湖...
  •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
  • 消博会专属“免税政策包”发布 ...
  • 第四届消博会举办时间定了!将在...
  • 海南发布自贸港重点人才新政!
  • 2023年中国种业十件大事发布
  •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启用
  • 近50家种业企业、单位携创新成...
  • 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再...
  •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
  • 海南印发自贸港船舶通航管理办法...
  • 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
  • 海口海关推动AEO企业享受海南...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下享惠...
  • 海南开出首张FDA外国小企业资...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环新英湾地区...
  •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 ...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公布202...
  •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海南...
  •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
  •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 关注商会二维码
    海南历史沿革
    作者:海南省四川商会  2022-09-01 10:13:17  阅读:554  字体大小:

    古代海南墟市

    澄迈老城封平约亭旁的古墟市遗址。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大林村的大林壹官市匾。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大家买东西越来越方便,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大卖场、快捷便利店里,各类商品应有尽有。如果你宅在家里不想出门,只需动动手指下单,快递员也会很快送货上门。

    相较之下,古人购物远没有我们这么方便。古时的海南岛,集市是老百姓购买生产生活物资的重要场所,一些古集市历经数百年人气不减,至今仍是区域内重要的商贸中心。

    古代交易靠墟市

    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海南岛西部的昌化军(今儋州)迎来了一位72岁的老人。他是李光,曾担任参知政事,因政见不合得罪当朝宰相秦桧,一再被贬,最终来到儋州。李光喜欢吃猪肉,但是并不常得,一旦集市上有猪肉出售,他便让家人买几斤,叫朋友们一起过来享用。他居儋期间写了一首诗:“颜乐箪瓢孔饭蔬,先生休叹食无鱼。小兵知我须招客,市上今晨报有猪。”可见,宋代海南的集市已经比较繁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物品。

    李光诗中的“市”即墟市,是古代人们进行交易的固定场所。查阅明正德《琼台志》及清道光《琼州府志》,可以看到当时海南岛各地均设立了数量不等的墟市,供大众日常交易。正德《琼台志》记载琼山县有39处较大的墟市,而道光《琼州府志》则记载琼山县有44处较大的墟市,可见墟市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墟市最开始一般是由当地百姓自发组建起来的,从物物交换发展为货币易物,规模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乡镇。比如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的位于琼山县的旧州市、东山市、塔市、灵山市、甲子市等,虽然有的行政区划已调整,但大部分仍是区域内的人流物流集散中心。

    墟市有一定规模后,地方政府就会适当介入进行管理。按照当时政府的规定,一般方圆二十里内只设一个墟市。但安仁官市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规律。安仁墟和临近的美党墟相隔不过两里,似乎完全没有必要设墟市,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原来,有一次安仁一位酿酒的农妇到美党墟赶集,结果遭到侮辱,一气之下就在家中经营,生意越做越大,久而久之,周边的各种商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定规模,于是当地居民要求官府批准设立安仁墟,这就是后来的安仁官市。而美党墟、安仁墟后来形成了美安镇(原属琼山市,已并入海口石山镇)。

    墟市刚开始一般是私市,后来官府介入,就出现了官市。有的官市是政府应当地百姓要求设立的,有的则是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设立的。比如原址位于今海口琼山区府城一带的北门官市就是由政府主动设立的。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府城开设西、南、北三门,北门位于今天的绣衣坊北边,出北胜街,再上北街,就可到达北门官市。北门官市在明朝时规模很大,清朝时逐渐荒废,但环绕官市居住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后来形成北官村(今北官社区)。清咸丰《琼山县志》记载:“北门官市在子城北门外,久废,今坊尚存。”


    北门官市匾。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大林村存有“大林壹官市”石匾,而正德《琼台志》、道光《琼州府志》均将该墟市记为“大林市”。这个“壹”字来自何处?据正德《琼台志》载,明代琼山县外义丰乡设有大林都一图、大林都二图(注:都为乡下一级的行政区划,图为都下一级的行政区划),古时大林壹官市应是设在大林都一图,故得此名。

    集市开张有规律

    现在有不少便利店24小时营业,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但在过去,集市可不是天天有,它或五天一集,或七天一集,甚至十天一集,而且每集都有开市和闭市时间,因此必须在既定的时间窗口内才能交易,人们形象地把去集市上购物称为“赶集”,如果错过了时间,就只能等下一集了。

    当然,集市开市闭市的时间也和当地人口规模有关。宋朝的《清波杂志》记载,当时的吉阳军(今三亚)“境内止三百八户,无市井,每遇五七日一区黎峒贸易,顷刻即散”,这表明集市规模很小。明清时,商品经济已经非常繁荣,再加上城市居住人口越来越多,集市开市时间越来越长,周期也越来越短。

    集市除了在既定的时间开市闭市外,逢重要节假日也会开市。比如各种庙会、上元节等时间节点,商家看到了“钱途”,自然会有开门做生意的积极性。宋代政府已取消宵禁,人们开始享受夜生活。苏轼被贬儋州后,曾创作《书上元夜游》,记录自己在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上元节逛夜市的见闻:“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苏轼和几位老书生月下逛街,进寺庙,穿小巷,发现汉人和少数民族同胞和谐共处,夜市中卖肉者、沽酒者纷杂,人员往来不息,实在是热闹。这种夜市当然不可能天天有,而是重要节日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才开张。

    同时,古代海南的集市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女性也参与其中。女性不仅出门购物,有时还充当商贩。比如万州疍家女性“戴平头藤笠,负贩”,她们不见得有固定的交易市场,很有可能是像货郎一样挑着日用品走街串巷叫卖。更有意思的是,当时不少交易的形式非常简单直接,“买卖鱼、菜等物,量物估值,少用秤”。直至今日,海南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依然保留着这种交易习惯,可谓古风盎然。

    集市物品很丰富

    尽管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逐步兴起,再加上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商品经济得以加快发展,集市上的物品越来越丰富。

    古时海南的集市上,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并不少见。比如,宋朝时海南沉香非常有名,市场需求量大,“汉商多以牛、铁器与黎人易香”。这表明当时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参与集市交易,且多以地方土特产从汉人处换取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具。

    宋朝赵汝适所著《诸蕃志》记载,吉阳军以寅酉二日为墟市,逢时居住在深山的黎族人“率皆肩担背负,或乘桴而来与民贸易”“熟黎能汉语,变服入州县圩市,日晚鸣角,结队而归”。黎族人肩挑背扛,有的从水路赶来与汉民交易,一些黎族人能说汉语,变服入市,到了傍晚他们就鸣角结队而归。可见当时吉阳军汉族和黎族之间的商品交易已是常态。

    唐宋时期,海南接纳了不少贬官流臣。这些贬官流臣大多是拖家带口来到海南,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自然是要从集市上购买。对海南本地老百姓而言,他们也需要将自己种植或生产的土特产、手工艺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易,换取日常生活所需。本地百姓购买的物品,有的产自岛内,有的则是商贩从大陆贩运来的。

    明清时期,海南手工业生产开始呈现地域性特色,比如当时儋州产的酒比较有代表性,藤器则以万州(今万宁)的最为有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金、银、铜、铁等器物则主要产自府城。这些特色产品出现在各地集市上,让人们购物有了更多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些颇具特色的海外产品也开始流入海南岛。丘濬曾在诗中提到“文木生山林,珍货来番舶”。来自“番舶”的珍货包括当时东洋和西洋的特产,如珠玑、香料、珍禽异兽,还有与大家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谷、米等。

    上一篇:海南概览—行政区划     下一篇:海南概况
    联系我们
    商会网站备案号∶琼ICP备18002469号 版权所有∶海南省四川商会
    地址∶海口市滨海大道珠江广场帝豪大厦806房
    联系电话:0898-66298289 电子邮箱∶ hnscsh@163.com   全程开发设计:海南中立科技